- 图片新闻
- 资源推荐
国家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省级培训心得(图文)
发布时间:2019-01-04 17:29:52
录入者:mbzx
点击数:

本次培训主要是针对新课标出台后,关于课程开展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示范,以及同行心得交流。目标是帮助全省信息教师领会新修订的高中课标理念;理解并把握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提高实施新课标的能力和水平。培训过程中,实行考核评价,对研修质量及出勤、参与研讨等情况综合考评,考核合格后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活动安排
第一天上午,北航的熊璋博士(新课标制定成员)宏观上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对课标的总体解读,以及对前期标准的修订原因等;下午浙江省教研员魏雄鹰教授根据浙江省实行新高考方案后,信息学科的课程实施情况,对课标进行细致的解读与解惑。南理工李千目教授带我们重点了解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领域前沿技术。
第二天上午,来自南京、扬州和盐城的三位优课大赛获奖教师将自己录制的示范课结合新课标要求与大家分享并交流经验。部分教研员分别就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下午南师的李艺教授结合前一轮课标要求分析当前的 课改形势,并从理论角度(三层构架)谈课堂教学的实施,以及新课标下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的制定。
第三天上午,进行课程培训的交流、总结和布置。其中,来自十三个大市的优秀教师代表和教研员分别作表进行了发言。组委会丁婧秘书最后布置了培训过后的相关后续工作安排。
下面谈一谈,我培训后的一点收获:
专家讲座
浙江省的信息技术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从近两年实施的情况来看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次魏教研员作为浙江省信息技术领域的代表对江苏省全体高中一线教师进行讲座也充分体现了浙江省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会上,魏教授谈到了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定位与结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制定;学科大概念的梳理与界定;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12字核心概念;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程序设计语言python;学业质量水平4个级别、核心素养3个级别的解读,提出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水平;分享了从抽象到建模再到推广的桌桌游课例;分析了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双基->三维目标->四维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最后还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教学设计,如闫寒冰的开学第一课等。
李千目教授带我们体验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技术,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应用,并带我们了解了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李艺教授是上一轮课标组成员,带我们从理论源头分析了目前信息技术学科发展遇到的困境,并就新课标实施、课程落地问题予以具体的指导。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从上而下的学科思维、问题解决、学科知识三层模型,引导我们将历次课改中的目标制定这一难题进行整合。
三节示范课
南京一中张钰老师的《数据分析与表达》将三节课的精华进行了剪辑,通过项目式教学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如何将生活中的问题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知识逐步分解,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程的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全貌。同时向我们示范发分析报告评价量规的使用方法。

邗江中学金婧老师的《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背后》通过word自来的邮件分析功能,向大家展示了如何进行问题分析抽象建模,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软件背后的“故事”,从而提升学生计算思维和学科素养。


(臧威)